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近年来,营口市法律援助中心立足新时代法律援助工作职能定位,建立健全“4 ”机制,大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
“岗位尽责 应援尽援”提升服务力
以“降槛扩面、全面覆盖”为目标,落实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等便民措施,最大限度压缩受理、审批时限,保障受援人案件能在第一时间进入诉讼程序。印发《营口市妇女、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全域通办工作方案》,全面推行妇女、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全域通办”工作机制,改变以往申请法律援助必须到有受理权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申请的做法,全市范围内的妇女、未成年人可以就近选择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实现了从“至多一次奔波”到“就近即刻办理”的流程精简,切实为受援人提供便利。
“平台建设 多方参与”强化协同力
加强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采用“7天×8小时”工作模式,采取来电必接、不满意再访、定期通报及非工作时间未接回访等多项切实措施;依托重点部门、关键领域,针对妇、老、童、残、工等特殊群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妇联、残联、团委等部门积极沟通,构建起多方参与、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全面法律援助服务。
“服务监督 质量监管”提高公信力
不断加强法律援助案件监管,从案件受理、指派律师、庭审表现、结案归档,建立多个质量监控节点,落实旁听庭审、回访等监管举措,定期组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归档工作,根据案件评查结果及时督促整改问题,实现对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律师的有效监管,提升群众安全感、信任感。
“主题宣传 公益普惠”扩大影响力
紧抓“法援惠民生”工作主线,针对重点群体、深入重点领域、利用重要节点,坚持常规宣传与创新举措相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有序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提升法律援助影响力、知晓率。聚焦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劳动者,开展“安心行动”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开展“慰问传温情 关爱暖藏生”主题活动,持续关心关爱西藏班学生学习生活,以法治力量护航藏族学生成长。